中國曆史研究院
2021年是偉大的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曆史,總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給人們以汲取智慧、繼續前行的力量。”曆史觀問題,不僅關系到如何看待曆史,而且涉及如何立足現實、擘畫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學史、治史、用史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立意高遠,博大精深,涵蓋黨史國史、中華民族史、世界史各個領域,創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我們樹立正确曆史觀提供了思想指南和根本遵循。述往思來,向史而新。在中國共産黨百年華誕這樣一個重要曆史節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牢固樹立正确曆史觀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對于我們深刻把握中國共産黨砥砺奮進的光輝曆程、輝煌業績和寶貴經驗,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具有極為重大的意義。
一
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習近平總書記反複強調,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曆史是最好的清醒劑,要在對曆史的深入思考中吸收營養,走向未來。
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曆史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形成、發展及其盛衰興亡的真實記錄,是前人各種知識、經驗和智慧的總彙。中華民族強調“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對曆史經驗的總結。毛澤東同志說過,他是靠總結經驗吃飯的。鄧小平同志指出,要懂得些中國曆史,這是中國發展的一個精神動力。習近平總書記的許許多多重要講話總是從曆史講起,引述曆史、分析曆史、總結曆史,從曆史的大視野經略現實、謀劃未來,體現了深遠的曆史眼光、深邃的曆史思維和深厚的曆史情懷。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曆久彌堅。中國共産黨的百年發展史不僅镌刻着奮鬥的輝煌,而且指示着未來的方向。中國共産黨的曆史是中國近現代以來曆史最為可歌可泣的篇章,學習中國近現代史要特别注意學習中國共産黨的曆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我們共産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曆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多重溫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偉大曆史,心中就會增添很多正能量。”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年來,團結和帶領中國人民接續奮鬥,勠力拼搏,一仗連着一仗打,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幹,戰勝了前進道路上難以想象的困難和挑戰,不但深刻改變了中國的面貌,而且深刻影響了世界的面貌。回顧和重溫黨的光輝曆史,不但讓我們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偉大成就,而且讓我們對當代中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民族複興偉大夢想充滿必勝信念。
黨的曆史充分表明,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是曆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曆史充滿無窮智慧,提供重要啟迪。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曆史發展中,創造了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曾長期居于世界各民族發展前列。但近代以後,由于西方列強的入侵和封建統治的腐敗,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割地賠款,山河破碎。為了實現國家獨立、挽救民族危亡,中國人民和無數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地探索尋求。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清末新政等都未能取得成功。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統治,但止步于此,無力向前完成曆史的任務。隻有中國共産黨的成立,才從根本上改變了中華民族的悲慘命運,為飽經蹂躏的中國開辟了光明的未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産生了共産黨,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中國共産黨成立以來,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經過長期艱苦卓絕的奮鬥,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确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從建黨的開天辟地,到領導人民改天換地,到領航中國翻天覆地,中國共産黨的百年發展史充分表明,黨的領導不是自封的,也不是什麼力量強加的,而是曆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
學習黨的曆史是為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通過對曆史的學習研究,可以引領廣大人民觀古今、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共産黨的百年曆史,充分展現了我們黨在不同曆史時期是如何克服不同風險挑戰赢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蘊含着豐富的思想資源、實踐智慧,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豐厚養分和重要支撐,學習這樣一部曆史讓我們從靈魂深處厚植愛黨愛國情懷,進一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013年6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他強調,要通過回顧我們黨走過的光輝曆程,特别是通過重溫我們黨領導人民在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曆史進程,提高我們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增強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的自覺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是淵源有自,它的根深深地紮在我們黨的曆史探索中。根本固而枝葉茂,泉源壯而流派長,我們對黨的曆史把握得越科學越透徹,就越能以堅強的政治定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道越走越寬廣。
二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曆史的一系列重要論斷,為我們牢固樹立正确曆史觀,更加科學、準确、深刻地研究和闡釋中國共産黨百年發展史指明了理論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牢牢把握黨的曆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曆史細節浩如煙海,曆史脈絡盤根錯節。要做到“不畏浮雲遮望眼”,就必須運用唯物辯證法和科學的曆史思維,把握曆史的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否則,就會陷于曆史細節的汪洋大海,見孤木以為森林、拾魚目以為珠玑,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毛澤東同志早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就在《如何研究中共黨史》一文中指出,“如果不把黨的曆史搞清楚,不把黨在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辦得更好”,“要研究哪些是過去的成功和勝利,哪些是失敗,前車之覆,後車之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走過的曆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走過的曆程,是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用鮮血、汗水、淚水寫就的,充滿着苦難和輝煌、曲折和勝利、付出和收獲,這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不能忘卻、不容否定的壯麗篇章,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繼往開來、奮勇前進的現實基礎。”堅持實事求是研究和宣傳黨的曆史,要牢牢把握黨的曆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旗幟鮮明地揭示和宣傳中國共産黨在中國的領導地位和核心作用形成的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傳中國人民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傳通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傳黨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曆史時期領導人民所取得的偉大勝利和輝煌成就,揭示和宣傳黨在長期奮鬥中積累的寶貴經驗、形成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黨的曆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這是黨史研究須臾不可背離的中軸線和定盤星,隻有這樣,才能準确把握我們黨的百年發展史,真正做到用黨史來教育人、啟迪人、感化人和鼓舞人。
黨的曆史是一部始終為人民謀幸福的曆史。為什麼人的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根本問題。是否堅持人民立場,是否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區分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分水嶺,也是判斷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金石。中國共産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寫在自己的旗幟上。為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産黨百年奮鬥、風雨不改的初心。2019年6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回顧黨的曆史,為什麼我們黨在那麼弱小的情況下能夠逐步發展壯大起來,在腥風血雨中能夠一次次絕境重生,在攻堅克難中能夠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處于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黨始終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這個初心和使命,義無反顧向着這個目标前進,從而赢得了人民衷心擁護和堅定支持。”中國共産黨百年發展史,就是為人民奮鬥、為人民奉獻的曆史。2021年新年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曆史性成就,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曆經8年,現行标準下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這一重大成果,是在黨的正确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胼手胝足、攻堅克難取得的輝煌業績,在中華民族發展史和人類發展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華章。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黨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擺在第一位,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在我們黨的堅強領導下,14億中國人民風雨同舟,安危共擔,衆志成城,氣勢恢宏地向全世界展現了黨領導下人民聚合的磅礴偉力。
黨的曆史是一部始終為民族謀複興的曆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共産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把實現共産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标,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使命,團結帶領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争,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習近平總書記統攬黨的百年發展史,以宏大的曆史感指出:“我們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實踐,是一個接續奮鬥的曆史過程,是一項救國、興國、強國,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完整事業。”從救亡圖存到複興逐夢,中國共産黨人永不止步,永不停歇。建立中國共産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五四運動以來我國發生的三大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三大裡程碑。這三大曆史性事件和三大裡程碑,既有一以貫之的主線和曆史使命,又前後相繼,不斷為曆史增添新的内容,一步比一步更接近我們的夢想。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十四五”時期,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進入新發展階段,這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曆史進程的重要階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産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百年恰是風華正茂。”中國共産黨始終奔跑在民族複興的最前列,以堅定的政治勇氣和高超的治國理政智慧,帶領着全民族向着偉大複興的壯麗山巅健步登攀。
黨的曆史是一部始終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曆史。中國共産黨不僅緻力于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而且以廣闊的世界眼光和胸襟氣度,向往世界大同,謀求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推動建設一個更加和平美好的世界。早在20世紀50年代,毛澤東同志就曾指出,“中國應當對于人類有較大的貢獻”。在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談到:“衡量我們是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國家,不但要使我們自己發展起來,實現四個現代化,而且要能夠随着自己的發展,對人類做更多的貢獻。”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共産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中國人民不僅要自己過上好日子,還追求天下大同”。面對當今世界日益複雜多變的局面,習近平總書記以大黨大國領袖的戰略眼光和廣闊胸懷,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主張,倡議共建“一帶一路”,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呼籲變革全球治理體系,構建公平正義的國際新秩序,引領經濟全球化正确走向。這些重要思想,既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産黨作為世界第一大黨、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曆史擔當,又為世界思想寶庫增添了新的智慧,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和進步。
三
知史愛黨,知史愛國。以正确的曆史觀了解和把握黨和國家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才能确保中國共産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才能确保黨和國家事業根基永固、優勢永存、先進永葆、血脈永續。
學習研究黨的曆史要善于總結曆史經驗、把握曆史規律。黨史研究是一門研究中國共産黨的曆史、從中國共産黨的曆史活動中揭示社會運動規律的科學。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曆史時期,我們黨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系統、具體、曆史地分析中國社會運動及其發展規律,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過程中不斷把握規律、積極運用規律,推動黨和人民事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毛澤東同志指出:“我們研究黨史,必須是科學的,不是主觀主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回顧曆史,不是為了從成功中尋求慰藉,更不是為了躺在功勞簿上、為回避今天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尋找借口,而是為了總結曆史經驗、把握曆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面臨的不穩定不确定因素正在增加,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受到沖擊,世界正進入動蕩變革期。習近平總書記直面世界曆史的重大變化,深刻提出要探索曆史規律,順應曆史潮流,把握發展大勢。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寬廣的大曆史觀,帶領全黨不斷深化對共産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并及時把成功的實踐經驗轉化為制度成果,使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既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呈現出鮮明的中國特色、時代特色、民族特色。曆史車輪滾滾向前,時代潮流浩浩蕩蕩;曆史隻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隻有把握曆史規律,順應曆史潮流,積極應變,主動求變,才能與時代同行,推動時代,引領時代。向曆史尋經驗,向曆史求規律,向曆史探未來,這将保障中國巨輪始終行駛在正确的航路上,劈波斬浪,行穩緻遠。
黨的曆史不能遺忘,遺忘就是背叛。“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一個抛棄或者背叛自己曆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曆史悲劇。中國共産黨人既不是曆史虛無主義者,也不是文化虛無主義者,決不數典忘祖、妄自菲薄。習近平總書記反複強調,我們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忘記曆史,尤其是不能忘記我們黨的曆史。“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事實勝于雄辯。中國近代以來從苦難走向輝煌、從沉淪走向複興的不平凡曆程,一再證明并将繼續證明中國共産黨領導的英明正确。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有了中國共産黨執政,是中國、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一大幸事。隻要我們深入了解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中國革命史,就不難發現,如果沒有中國共産黨領導,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這樣的國際地位。”一些人通過各種論調貶低中國共産黨所取得的偉大成就,說到底,其真實目的是妄圖否定黨的領導。在堅持黨的領導這個重大原則問題上,我們腦子要特别清醒、眼睛要特别明亮、立場要特别堅定,絕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動搖。
堅持正确曆史觀,必須旗幟鮮明批判曆史虛無主義謬論。曆史虛無主義以所謂“重新評價”為名,或者歪曲近現代中國革命曆史、黨的曆史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曆史,或者否定、抹黑黨的領袖人物和英雄模範,或者割裂黨的曆史,極盡攻擊、醜化、污蔑之能事。曆史虛無主義的本質,是從根本上否定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和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的曆史必然性,否定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曆史研究是千秋之事,容不得半點“虛無”、“戲說”、“惡搞”。蘇共下台、蘇聯解體,其中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就是任由曆史虛無主義蔓延擴散、毒害人民。曆史虛無主義的慣用手法,無非是用曆史的支流、片段、表面現象和細枝末節,來否定曆史的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看似有理,實則荒謬;看似揭示了所謂曆史真相,實則掩蓋了曆史真實;看似要說出什麼真理,實則歪曲了正确的曆史認知。對曆史虛無主義謬論,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它從來不是什麼學術問題、理論問題,而是包裹着學術理論外衣的政治問題。我們不能坐視旁觀,必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曆史的重要論述,樹立正确曆史觀,深入揭示曆史虛無主義的政治本質。一方面,堅持用唯物史觀來認識和記述曆史,把曆史結論建立在翔實準确的史料支撐和深入細緻的研究分析的基礎之上,讓曆史說話,用史實發言,用令人信服的高質量研究成果消除曆史虛無主義影響,讓曆史的天空日月昭昭、乾坤朗朗。另一方面,面對錯誤言論,不能做和平紳士,不要愛惜自己的羽毛,要敢于發聲、勇于亮劍,做敢于鬥争、敢于擔當的鬥士。
(摘自:《求是》雜志,202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