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京武:辯證把握黨史學習教育的邏輯理路

發布時間: 2021-04-01 來源: 太阳集团1088vip

    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産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慶祝中國共産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全黨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正确黨史觀”把黨的曆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揚好,就要以辯證思維把握黨史學習教育的邏輯理路,在學思踐悟中赓續偉大事業的精神血脈,凝聚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磅礴力量。

  把握黨史學習教育的曆史邏輯

  一個民族不善于從曆史中繼承和發展本民族的優秀文明成果,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個政黨不善于從總結曆史中認識和把握社會發展的規律,就不可能成為自覺順應曆史潮流的政黨。黨史學習教育要注重對曆史發展規律的把握。

  樹立大曆史觀,用全面的觀點把握黨史學習教育。所謂大曆史觀,就是要具有長遠的曆史視野,以宏大的曆史視域和辯證的思維方法,從曆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雲中把握中國共産黨在曆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的百年演變機理,探究共産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以大曆史觀進行黨史學習教育,就要把中國共産黨百年奮鬥史與中華民族文明史、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發展史、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奮鬥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持續探索史、改革開放偉大實踐史結合起來。在整個人類發展曆史長河中,透視出中國共産黨百年曆史運動的本質和時代發展的方向,把握曆史發展内在的演變邏輯,在黨的成功經驗中啟迪智慧,構築起我們的精神家園。

  立足主題主線,用發展的觀點把握黨史學習教育。争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是中國共産黨肩負的兩大曆史任務,也是中國共産黨百年曆史的主題和主線。中國共産黨在百年奮鬥中,始終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把握曆史大勢,始終聚焦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這一主題,沿着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主線實現了偉大飛躍,成就了令世人矚目的“中國奇迹”,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成功開辟出具有高度現實性、可行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間正道。

  聚焦主流本質,用聯系的觀點把握黨史學習教育。中國共産黨百年曆史就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不懈奮鬥史,是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探索史,是構築中國共産黨人精神譜系的基因赓續史,是一切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力量凝聚史,是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的自身建設史。用這樣的曆史觀學習黨史,看清楚黨和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作出的重大貢獻,更好理解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的成就及其基本經驗,更好體會“對我們共産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曆史是最好的營養劑”蘊含的深刻哲理。

  把握黨史學習教育的理論邏輯

  我們黨的曆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曆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曆史。

  從黨的理論創新中領悟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魅力。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翻開百年黨史,我們黨從未動搖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始終把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并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回顧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生根發芽并生機蓬勃的發展曆史,原因就在于中國共産黨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文化相融合、同中國實踐相結合、同時代特征相契合進行理論再創造,同時,馬克思主義又用理論與實踐、曆史與邏輯統一的理性力量來堅定中國人民的價值理想及其實踐的自覺性,才有了這百年輝煌。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深化對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品質的認識,深刻學習領會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是學黨史的真谛。

  從黨的理想信念中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中國共産黨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政黨,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産黨人理想信念的靈魂。中國共産黨人登上曆史舞台以來,就把這一理想信念放在了生命之上。率先在華南地區系統介紹馬克思主義的楊匏安在極其艱難複雜的環境裡,始終對中國共産黨的事業堅貞不渝。面對國民黨的高官厚祿引誘,他不為所動;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他坦然面對:我從參加革命起,早就置生死于度外,死可以,變節不行;面對屠刀,他英勇就義,隻為心中的主義和信仰。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就是要把握理想信念是我們黨奮鬥不息的力量源泉這一關鍵點。

  從黨的非凡曆程中體悟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宗旨。中國共産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價值旨歸和行為準則。中國共産黨百年風雨曆程,始終貫穿着一條主線: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國共産黨也正是在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中赢得了廣大人民的衷心擁護,找到了黨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的堅強後盾。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就是要踐行黨的宗旨,把為民造福的實事辦好,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動力。

  把握黨史學習教育的實踐邏輯

  實踐邏輯既包含在曆史邏輯中,又是理論邏輯賴以建立的基礎。中國共産黨在百年奮鬥中,始終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把握曆史大勢,聚焦“舉什麼旗、走什麼路、堅持什麼樣的主義”這一根本問題來凝聚人心動員群衆。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就要把握住這條根植于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适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走得通、走得對、走得好的康莊大道,從實踐邏輯中增強“四個自信”。

  用黨的奮鬥曆程和偉大成就進行黨史學習教育以明确方向。道路走得怎麼樣,最終要用事實說話、由人民評判。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曆程,使不可能成為可能,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獲得前所未有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獲得前所未有的提高,中華民族以嶄新姿态屹立于世界東方。廣東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試驗區,走出了一條富有時代特征、中國特色、廣東特點的發展道路,創造了衆多的“全國第一”。全面完成精準脫貧攻堅任務,全省161.5萬相對貧困人口和2277個相對貧困村全部達到脫貧出列标準。事實雄辯地證明,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隻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這是曆史的結論、人民的選擇。

  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進行黨史學習教育以凝聚力量。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成就,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培育并堅持了實事求是、艱苦奮鬥等光榮傳統,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衆、批評與自我批評等優良作風。這一整套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是我們黨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是我們黨區别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标志,蘊含着豐富的思想資源、實踐智慧。嶺南作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篇之地、中國革命的搖籃之地、“春天的故事”唱響地,蘊藏着最為豐富的教育素材。通過引導,持之以恒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傳承和發揚我們黨這一重要的政治優勢和寶貴财富,正是我們黨史學習教育的關鍵。

  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曆史經驗進行黨史學習教育以啟迪智慧。縱觀百年黨史,我們應認真學習我們黨在推進革命、建設、改革進程中,是怎樣經過反複比較和總結,曆史地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社會主義道路的;是怎樣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的;是怎樣曆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立足黨的百年曆史新起點,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追尋中國共産黨在接力探索中,一以貫之地回答“中國向何處去”的曆史課題,我們不難發現,隻有在整個人類發展的曆史長河中,才能透視出曆史運動的本質和時代發展的方向,才能把握曆史發展内在的演變邏輯,才能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新時代實現自身承載的曆史擔當和使命。

  (作者系太阳集团app首页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