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夏泉,太阳集团app首页黨委副書記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康清越,太阳集团app首页文學院曆史系研究生。
• 本文刊于《中國社會科學報》,發表時間:2021年8月26日。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以下簡稱“‘七一’重要講話”),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是昭示共産黨人初心使命的政治宣言,是擘畫未來的行動指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産生了共産黨,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後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我們應當從“三個深刻改變”的角度,充分認識中國共産黨的誕生給中國和世界帶來的“開天辟地”的重要影響。
曆史長河川流不息,中華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遠流長的文明曆史。鑒往知來,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的重大意義,系統回顧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開辟的偉大道路、創造的偉大事業、取得的偉大成就,必須把握好“大曆史觀”。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我們要用曆史映照現實、遠觀未來,從中國共産黨的百年奮鬥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麼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從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牢記初心使命、開創美好未來。”這就要求貫通曆史、現實與未來,從曆史長河、時代大潮與全球風雲變幻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曆史規律,聚焦中國共産黨的誕生給中國和世界帶來的“三個深刻改變”,以長時段、寬視野觀察黨史,用聯系、發展、全面的觀點分析曆史事件,從而更加準确、深刻地認識中國共産黨的成立在其百年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
首先,中國共産黨從中華民族的曆史中走來,百年黨史是中國近現代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七一”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這樣概括我們黨成立前的中國圖景:“1840年鴉片戰争以後,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國人民奮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接連而起,各種救國方案輪番出台,但都以失敗而告終。中國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領救亡運動,迫切需要新的組織凝聚革命力量。”鴉片戰争以降,在西方列強堅船利炮的逼迫之下,山河破碎、生靈塗炭,中國面臨着挽救民族危亡與實現國家富強的重任,然而地主階級、農民階級與資産階級的各種救國方案的嘗試都失敗了。随着俄國十月革命、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的蓬勃發展,中國人民與中華民族實現了偉大覺醒,馬克思列甯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進行了緊密結合,中國共産黨正式成立。中國共産黨的誕生,是中國近現代史上一件開天辟地的大事件,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後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從此,中國人民就有了主心骨,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就有了堅強領導核心。
正确認識中國共産黨誕生的“三個深刻改變”,對于深刻把握黨的曆史發展規律和趨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是有助于進一步加強黨的領導。我們深刻領悟堅持黨的領導的曆史必然性,有助于增強全國各族人民跟黨走的曆史自覺性、主動性。在建黨前後的宏大曆史背景中,我們認識到是曆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産黨,并知道中國共産黨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能幫助我們探尋時代規律,洞察曆史大勢,掌握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曆史主動。回顧黨的百年曆史,中國共産黨始終着眼于人民福祉、民族複興,從50多名黨員的政黨發展成為9500多萬名黨員的世界第一大執政黨,這是曆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
二是有助于進一步認識中國共産黨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主心骨和領路人。曆史和事實證明,隻有中國共産黨才能領導中國,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隻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隻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引領中國走向繁榮富強。從中華民族發展史來看,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曆經民族劫難、民族危機,在20世紀初的民族覺醒中誕生了中國共産黨。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并對自身前途、命運充滿希望和必勝信念。
三是有助于進一步堅定“四個自信”。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展現了自中國共産黨誕生以來,黨的不懈奮鬥史、不怕犧牲史、理論探索史、為民造福史、自身建設史,揭示了中國共産黨是如何帶領人民開辟偉大道路、創造偉大事業、取得偉大成就的,幫助我們深刻感悟到黨為國家、人民、民族與世界進行的不懈奮鬥、作出的偉大貢獻,從而進一步堅定了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強了在黨的領導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志氣、骨氣、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