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來,十二屆廣東省委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深入開展“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破題,用學習成果指導調研實踐,用調研實踐深化學習成果,不斷深化“1+1+9”工作部署,推動“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漸次成型,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在大變局中成功塑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動力、新優勢,引領廣東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
“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工作機制
五年來,十二屆廣東省委全面推進“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工作方法,形成一套以學促幹、知行合一的優良工作方法機制。
培元固本,實現思想引領全覆蓋。理論是行動的先導。五年來,廣東省委常委班子成員堅持先學一步、學深一層、學透一些,走在理論學習的前列,通過帶頭學習、帶頭宣講、帶頭講黨課、帶頭開展研讨,為全省黨員幹部學習貫徹當好表率。每次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黨中央印發重要文件、提出部署要求,廣東省委都在第一時間召開會議進行傳達學習,印發通知對全省學習貫徹落實工作作出具體的安排部署。五年來,廣東省推動學習貫徹向基層延伸,充分發揮鎮街黨校、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黨群服務中心、田間課堂作用,開展多形式、分層次、多主題的大學習大培訓,組織策劃多批次、全方位、廣覆蓋的宣傳宣講活動,真正實現了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工作方法。
深入調研,找準問題解決突破口。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在開展“大學習”的基礎上,十二屆廣東省委提出9個重大調研課題:“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建設科技創新強省”“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建設平安廣東、法治廣東”“推進生态文明建設”“推進文化建設”。其中,省委書記李希牽頭“全面加強黨的建設”調研課題,細分6個專題開展調研。在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後,廣東省委進一步深化“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工作具體方案,開展四大課題、19個專題調研,進一步細化了深調研的工作方案。五年來,在十二屆廣東省委帶領下,全省各地各部門圍繞新時代事關廣東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和前瞻性問題,撲下身子、沉到一線,聽實話、察實情,堅持問題導向,帶頭開展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從基層實踐找到解決問題的金鑰匙,促進各項工作推陳出新、取得突破。
狠抓落實,确保改革成果出實效。在大學習深調研的基礎上,廣東省把學習成效、調研實踐轉化為推動黨的建設和廣東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的實際行動。廣東把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落在實處,積極推進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抓住戰略機遇期,把改革開放旗幟舉得更高更穩;集中力量攻堅克難,打好三大攻堅戰,如期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勝利;在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上落筆發力,接續實施基層黨建三年行動計劃,進一步築牢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嚴密組織體系,推動全省基層黨組織在高質量發展等重大任務面前成為堅強戰鬥堡壘。五年來,廣東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紮實開展“我為群衆辦實事”實踐活動,落子“三項工程”,下好“民生大棋”,破解區域協調發展難題,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把握“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的實踐邏輯
5月22日,省第十三次黨代會開幕。李希書記在報告中指出,廣東過去五年之所以能夠在複雜嚴峻形勢下書寫新時代改革發展新篇章,在于“始終堅持學好用好習近平總書記教給的世界觀方法論,在頂風破浪行船中育先機、開新局”。這種世界觀方法論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尤其是關于事物發展邏輯的深刻把握。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肩負着建成“兩個重要窗口”、走在全國前列使命擔當的廣東,迫切需要在把握新時代的發展邏輯基礎上,制定更切合自身實際的發展戰略。也就是說,要在總體邏輯中把握廣東的特殊發展邏輯。
今天,我們面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體邏輯,仍然是曆史唯物主義早已經揭示的發展邏輯。即,生産力決定生産關系、生産關系一定要适合生産力狀況,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作用于經濟基礎這兩大規律。五年來,廣東通過重新定位省情市情縣情,以“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為抓手,牢牢抓住這一總體邏輯,堅決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科技創新帶動推進生産力發展,以制度創新帶動推進生産關系和社會關系的變革,不斷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同時,廣東省又能夠時刻遵循自身發展的特殊邏輯—始終堅持敢為人先、以高水平改革牽引全方位開放,以高水平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在準确認識和系統把握發展的方位和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定位中,廣東傳承先行者們“殺出一條血路”的氣魄膽略,傳承開拓者們“敢為天下先”的勇氣擔當,以更大力度推動改革開放再出發,在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等多項重大改革戰略中先行先試,為國家制度建設探新路;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全面防控中,率先推動國内市場轉型,率先在全國複工複産,形成國内循環帶動國際循環的雙循環新格局。五年來,廣東克服了新常态轉型中的經濟社會陣痛期,正在走向健康穩定發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貢獻着自己應有的力量。
将“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繼續推向深入
曆史的發展,總是以特殊性的方式開辟着自己的道路。曆史發展的邏輯更是要靠曆史主體自覺的實踐與勇氣去完成曆史的目的與任務訴求,這正是曆史的總體邏輯與特殊邏輯交互作用的結果。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強調,面向未來,廣東要把握大局大勢、扛起曆史責任,堅定不移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戰略擘畫走好新的趕考之路,并明确要深化落實九項重點工作任務。在充滿變局的時代,廣東未來的發展更需要以持續不斷的努力,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深走實,在學習中深入調研、在調研中尋找和破解廣東發展的時代之問、人民之問。
2020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指出:“當前,改革又到了一個新的曆史關頭,很多都是前所未有的新問題,推進改革的複雜程度、敏感程度、艱巨程度不亞于40年前,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堅持摸着石頭過河和加強頂層設計相結合,不失時機、蹄疾步穩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提高改革綜合效能。”
2021年,《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标綱要》發布,其中明确提出:“展望2035年,廣東将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競争力大幅躍升,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邁上新的大台階,人均地區生産總值達到更高水平,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攜手港澳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這些正是未來“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的重要目标和邏輯設定。
我們相信并期待,廣東能夠不負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為提煉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經驗,為豐富人類文明新形态實踐,貢獻廣東樣本和實踐智慧。
(來源:《南方》雜志,2022年11期,作者周峰,為中共廣東省委黨校哲學部主任、教授,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周霞,為廣東技術師範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
與會代表們表示,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是新階段、新征程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廣東使命任務的沖鋒号、施工圖、任務書,必将有力激發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踔厲奮發、笃行不怠,持續譜寫廣東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進入新發展階段,中央有新要求,形勢有新變化,廣東有新發展。對廣東未來五年發展,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作出了系統謀劃,與時俱進深化了“1+1+9”工作部署,體現了忠誠擁護“兩個确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高度政治自覺,體現了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屆接着一屆幹的戰略定力和實幹進取精神。
作為廣東改革發展的親曆者、推動者、見證者,與會代表們紛紛表示,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把忠誠擁護“兩個确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體現到實際行動上,圍繞省黨代會的部署安排,結合各地各部門的實際情況,以實幹謀發展,推動廣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
忠誠擁護“兩個确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深刻指出,忠誠擁護“兩個确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是必須始終堅持的最高政治原則和根本政治規矩,也是廣東奮進新征程最大的信心所在、底氣所在、力量所在。
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孟凡利說,黨代會報告旗幟鮮明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貫穿始終,把忠誠擁護“兩個确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作為報告的魂,全面總結了過去五年廣東取得的新進展新成就,從“兩個大局”和廣東實際出發明确了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戰略策略和目标要求,在新的起點上與時俱進對省委“1+1+9”工作部署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安排,賦予深圳重要使命任務,具有極強的政治性、思想性、人民性、實踐性。
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林克慶說,報告通篇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曆次全會精神,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總結成績實事求是、分析形勢深刻透徹、确定目标催人奮進、部署工作重點突出,是一個謀劃布局有高度、守正創新有深度、擔當作為有力度、為民造福有溫度的好報告,必将成為指導我省高質量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察委員會主任宋福龍說,黨代會報告有高度、有溫度、有厚度,通篇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了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的主基調,彰顯了省委忠誠擁護“兩個确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高度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戰略性、指導性。報告回顧過去五年工作碩果累累、實事求是,總結“五個始終”體會高度概括、精煉深刻,明确今後五年“七個新”目标任務務實前瞻、催人奮進,是新階段、新征程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廣東使命任務的沖鋒号、施工圖、任務書,必将有力激發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踔厲奮發、笃行不怠,持續譜寫廣東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
“聆聽了省黨代會報告,既為我省過去五年的優異成績感到自豪,更為未來五年的宏偉藍圖感到振奮。”省黨代表、潮州市委書記何曉軍在接受《南方》雜志記者采訪時表示,“潮州将認真學習貫徹省黨代會精神,落實省委‘1+1+9’工作部署,堅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一大引領’,打好幹部思想作風轉變、曆史遺留問題解決、資源配置優化‘三大戰役’,推進改革開放、産業發展、文化興盛、城鄉建設、低碳發展、社會建設‘六大提升’,在更高起點打造沿海經濟帶上的特色精品城市、把潮州建設得更加美麗,為廣東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作出潮州貢獻。”
“為了進一步增強發展内生動力,我們将堅持以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為引領,持續激發全市上下求新、求變、求發展的信心動力,引領全市上下形成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的主基調。”何曉軍表示,潮州将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統籌各領域黨組織建設,推動資源、政策、資金、人才向基層傾斜,突出選用敢于擔當、務實重幹、心有百姓的幹部。圍繞教育、醫療、科技、産業、文旅、鄉村振興等六大領域,實施精準化人才引育政策,為潮州儲備未來。
省黨代表、珠海市委書記、省委橫琴工委書記呂玉印表示,珠海堅定不移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在講政治上做到絕對過硬,持續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深走實,以實際行動诠釋對黨忠誠。在抓統籌上強化責任擔當,以更大力度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
努力在新征程中作出新的貢獻
省黨代表、湛江市委書記劉紅兵表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湛江一定把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決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結合起來,與湛江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确定的目标任務結合起來,堅持工業化、生态化、數字化深度融合理念,聚焦加快大園區建設、推進大文旅開發、深化大數據應用等重點工作,全力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力争各項主要工作指标邁入全省第一方陣,努力為廣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作出湛江貢獻。
财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
“過去五年,廣東省财政八成以上财力用于落實‘1+1+9’工作部署,推動一張藍圖幹到底。”省黨代表,省财政廳黨組書記、廳長戴運龍在接受《南方》雜志記者專訪時表示,省财政廳将把學習貫徹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圍繞“1+1+9”工作部署,為推動廣東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提供堅實财政保障。
省黨代表,省委依法治省辦副主任,省司法廳黨委書記、廳長陳旭東在接受《南方》雜志記者專訪時表示:“我們始終胸懷‘國之大者’,聚焦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和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國家戰略,有力推動‘雙區’和兩個合作區打造成為彰顯習近平法治思想磅礴偉力的重要踐行地。”
堅定不移推進高質量發展
省黨代表、江門市委書記陳岸明在接受《南方》雜志記者專訪時表示,省黨代會提出,要建設一批承載大項目、大集群的大型産業集聚區。江門擁有全省新一輪布局面積最大、可連片大規模開發的産業集聚區,是省全部20個戰略性産業集群的布局城市,發展潛力巨大。
在園區建設上,江門将大力實施“園區再造”工程,大力推進總面積1395平方公裡的大型産業集聚區建設,打造大灣區新一輪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主戰場。
呂玉印表示,珠海将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珠海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持續深化落實“1+1+9”工作部署,充分發揮好“唯一與港澳同時陸路相連”的區位優勢,加快成為全省發展的重要引擎,高質量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化經濟特區,在實現總書記賦予廣東的使命任務上擔起珠海責任、展現特區作為。
呂玉印說,珠海将全力支持服務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以“産業第一”牽引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建設。聚力打好産業發展攻堅戰,全面實施産業立柱、招商引資、土地整備、園區提升、強核賦能、政府流程再造“六大攻堅行動”,加速完善産業鍊、構建産業集群、打造産業生态。
聚力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提出,要聚力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産業創新高地。
“李希書記代表十二屆省委所作的報告,催人奮進,令人鼓舞,通篇貫穿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政治站位高、把握大勢準、思路謀劃深、部署工作實,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引領性和操作性。”省黨代表,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龔國平向《南方》雜志記者感慨道。
龔國平表示,報告對科技工作高度重視,強調深入推進科技創新強省建設,聚力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産業創新高地。“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接下來,我們将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省黨代會精神,全面落實省委‘1+1+9’工作部署,把忠誠擁護‘兩個确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體現到實際行動上。大力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新時期我省科技創新工作,全力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生态鍊。”龔國平表示。
深入推進文化強省建設
“李希同志代表中共廣東省第十二屆委員會作的報告,站位高遠、内容豐富,思想深刻、文情并茂。”省黨代表,省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培忠告訴《南方》雜志記者,“報告全面總結五年以來省委帶領全省人民攻堅克難、幹事創業,取得的輝煌成就。從文學角度看,報告的謀篇布局也獨具匠心。”
張培忠表示,在未來五年工作的總體布局中,省委把文化強省建設提到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作為文化強省的職能部門之一,省作協将認真貫徹落實省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和李希書記的講話要求,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強化理論武裝,團結引領廣大作家聽黨話、跟黨走,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引領文學工作者頭腦;強化精品創作,打造更多彰顯嶺南神韻的扛鼎之作,省作協将加強統籌謀劃,選取最能代表中國精神的廣東題材,組織“廣東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點風物”主題創作,“鄉村振興、山鄉巨變”主題創作,“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主題創作,“大美南粵,文明廣東”主題創作等;強化文化惠民,最大程度地滿足人民群衆的文學供給,開展文學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校園活動;強化機制創新,锲而不舍推動廣東文學由高原邁向高峰,加快廣東文化改革步伐,着力打造“文學粵軍”主力軍。
省黨代會報告中提出“支持潮州創建國家級文化生态保護區”。何曉軍說:“這是對潮州最大的支持。”潮州将抓住這一重大機遇,加快潮州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同步創建“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國家5A級景區、世界美食之都”,深度挖掘潮州文化精神内涵,加大非遺傳承保護力度,推動文化與旅遊、金融、科技等産業融合發展,奮力打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示窗口和世界潮人精神家園。
(來源:南方雜志社,2022年5月29日,作者為《南方》雜志記者石靜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