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論壇:讓創新成為習慣

發布時間: 2024-09-10 來源: 太阳集团1088vip

       9月10日下午,學院校友聯誼會會長、中國電信廣州分公司号全渠道及數字化運營中心副總經理沈波為我院新生展開了“讓創新成為習慣”講座,學院黨委羅國偉書記、張豔麗副書記、洪瑩老師和300多名同學參加了講座,講座由洪瑩主持。

   配圖1    

        羅國偉書記對沈波會長的莅臨表示熱烈歡迎,并對學院校友聯誼會長期以來對學院學科建設和學生發展的關心與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羅書記指出,校友聯誼會作為學校與校友之間的橋梁,對于建立校友與學校發展的共同體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今年召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中國未來發展、特别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裡程碑。會議聚焦于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現代化進程,這一主題對于國家未來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改革的核心在于求變,在于對現有不足的深刻洞察和勇于變革的決心。沈波會長提出的“讓創新成為習慣”的理念對同學們未來的發展有重要啟示。鼓勵在場的同學們将這一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積極适應新的發展形勢,并在創新改革中積極參與中國式現代化的建設。


配圖2    

    

配圖4              配圖5    

       沈波會長以“讓創新成為思維習慣”為主題,提出“讓創新成為一種習慣,讓學習成為一種修養”的中心思想,引導同學摒棄思維定式,敢于質疑,直面問題,并學會換位思考,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他認為學生的大學生活是最幸福的,我們現在所處的大學是豐富多彩的,在校園生活中,每個人都以不同的方式演繹着自己的人生,我們也都希望以一種新的思維去想象和創新。沈波分享了他在大學期間包括兼職、創業、管理學生會等多種嘗試或創新事例,鼓勵同學們要勇于創新,敢于創新,也要抓住生活中遇到的機遇與挑戰,創新往往源于我們對生活的理解。

配圖6    


       沈波表示,在學校的社團工作、學生會工作、學習等各方面的經曆都會為我們的創新奠定很多的基礎,如果沒有經曆經驗,不知道矛盾所在,創新便無從談起。從公司寫代碼的經曆說起,沈波倍感充實,花三個月的時間寫好一份代碼,比别人得到更多的不是寫代碼,而是對整個企業的流程、對企業各部門的職責、對企業的戰略和管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因此他希望同學們以更好的心态去迎接我們遇到的所有的工作跟經曆。


       沈波提出:創新最原始的點是要突破自己的思維,試着跳出思維框架,學會換位思考地看待事物,敢于否定一切,這樣将來才會有更多的創新思路。創新不僅僅是一個想法,要在創意的基礎上加上實戰,用實踐去檢驗自己的想法,要知道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

      他通過案例分析展示了創新的力量。他提到了114從一個“咨詢基礎信息的接電話業務”到“整合資源提供咨詢涉及的服務業務”的轉變,這是一種創新實踐。舉例來說,114咨詢電話這個超過百年曆史的服務,以及中國電信的電話預訂酒店業務,都是通過創新思維來改進和擴展服務的典範。盡管這些新業務在初期遇到種種不能想象的超級困難,比如酒店行業的反對和投訴,但堅持不懈的努力最終使中國電信以這些服務成為了國内具有巨大潛力的業務之一,并推動這個業務部分負責部門上市成功。

配圖7    

       這個案例強調了突破傳統思維框架、建立合作關系、把握關鍵機遇以及規模化發展的重要性。同時,中國電信與360合作銷售流量包的案例也顯示了創新往往源自生活中的細節,以及我們處理對象的行為路徑。這些創新是通過長期的積累和對細節的關注實現的,同時也強調了學習作為一種修養的重要性,以及在不斷學習中打下紮實基礎的必要性,這些都是實現創新和取得更高成就的底氣與能力。而中國電信與360合作銷售流量包的案例也告訴我們,創新來源于生活中的點滴細節,來源于我們所處理對象的行為路徑,是厚積薄發的,同時讓學習成為一種修養,在不斷地學習中打下紮實的基礎,才能有底氣與能力真正的去實現創新,達到更高的成就。

配圖8

    

      沈波總結自己的見解與經曆:創新其實誰都能做,而且從當下開始就應該做,同學們應該珍惜現在享有的資源,隻要肯付諸實踐,再小的idea也能把有創意的東西變成創新,星星之火亦可燎原。


配圖9      配圖10    

       張豔麗副書記很贊同沈會長的講座内容,認為其内容與學院的教育目标高度契合。學院正在積極思考如何通過學生管理工作,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經驗和平台,以提升他們的就業競争力。她特别感謝校友聯誼會的會長和全體校友,校友聯誼會不僅為學院的發展做出了貢獻,還通過捐助和參與學院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機會和啟迪。其中學院校友聯誼會榮譽會長吳漁夫就建立了創新創業科研基金,該基金支持學院每年舉辦的各類科技創新比賽,如互聯網+挑戰杯、電子設計大賽、數學建模大賽、ACM程序設計競賽和網絡攻防大賽,鼓勵同學們搞發明、做創新,給我們各類科技賽事提供了平台和機會。



配圖11

    

      張豔麗還提到了學院哲濤院長強調“心無學生莫為師”,要讓本科生更早進入實驗室,更早地接觸科研實踐工作。學院希望有意願和能力的學生一定要積極參與。

       沈波會長的精彩分享與講解,讓在座的同學們對創新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使他們更加堅定基礎、勤勉上進的信念!相信他們在未來能夠不斷奮鬥,敢于創新,不負青春韶華!

配圖12